济宁市任城区医保局:“五规范五提升”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
发布日期:2024-03-06 09:49
浏览次数:
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加快形成“医养康护”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。任城区医保局坚持政府推动、多元筹资,逐步建立完善筹资、支付、监管及服务制度机制。为符合条件的失能或半失能参保居民提供长期护理服务,2023年覆盖全区约55万人。
一是规范筹资机制,提升支撑能力。按照“以收定支、收支平衡、略有结余”的原则。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按每人每年30元筹资,2025年之前全部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列支。2023年共筹资基金1650余万元。 二是规范机构行为,提升服务质量。遴选定点服务机构48家(其中,医养结合机构3家、养老机构3家、居家护理服务机构45家)为全区失能参保人员提供护理服务,对护理服务实行定项目、定流程、定标准、统一资质、统一文书、统一考核办法管理,规范服务行为,确保服务质量。 三是规范评估流程,提升评估效果。建立失能等级评估专家委员会、评估员库和评估专家库,全区共有评估员71人,评估专家223人,通过评定流程、评定话术、评定装备“三统一”,背靠背评分,结果公示“三强化”,确保失能评定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。
四是规范结算机制,提升结算效率。按照“月度拨付、季度考核、年度清算”的原则,建立包干结算的长护险费用结算机制,方式简单、责任明确,充分调动定点机构的积极性。2023年,居民长护保险在线签约5306人,累计享受待遇10083人次,累计拨付资金2400.03万元。 五是规范监管方式,提升基金安全。按照“内审+外调”的原则,采用月度审核、季度稽核的方式,对定点服务机构开展台账审核、现场检查、明察暗访等工作,对服务情况进行全方位、全流程监管,对服务机构实行100%全覆盖检查,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安全。
|